當前位置: 首頁 >> 黨建工作 >> 理論學習 >> 正文
“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工作建設要求和管理辦法
發布人:  發布日期:2021年03月05日

“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工作建設要求和管理辦法(試行)


為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進一步推動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和《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精神落地生根,全面實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大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決定實施“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工作,遴選委托部分省(區、市)、高校和院(系)作為“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單位。

一、總體目标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和加強黨對高校的全面領導,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充分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的育人優勢,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為關鍵,切實提高工作親和力和針對性,強化基礎、突出重點、建立規範、落實責任,一體化構建内容完善、标準健全、運行科學、保障有力、成效顯著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使思想政治工作體系貫通學科體系、教學體系、教材體系、管理體系,形成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二、基本要求

以新思政觀引領改革立足新時代,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是知識體系教育同思想政治教育的結合與綜合這一基本認識出發,堅持辯證統一,科學認識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定位,整合各方育人資源,把促進學生成長作為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高校辦學治校全過程,落實到教職員工職責規範之中。

構建一體化育人體系全面統籌辦學治校各領域、教育教學各環節、人才培養各方面的育人資源和育人力量,從體制機制完善、項目帶動引領、隊伍配齊建強、組織條件保障等方面進行系統設計,從宏觀、中觀、微觀各個層面一體化構建育人工作體系,實現各項工作的協同協作、同向同行、互聯互通。在省級層面,統籌發揮學校、家庭和社會教育的育人資源,構建宏觀的一體化育人體系。在學校層面,以課程育人、科研育人、實踐育人、文化育人、網絡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資助育人、組織育人等“十大育人”體系為基礎,推動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人才培養各環節,構建中觀的一體化育人體系。在院(系)層面,根據各項工作内在的育人元素和育人邏輯,構建微觀的一體化育人體系。

打通育人“最後一公裡”通過挖掘各群體、各崗位的育人元素,并作為職責要求和考核内容,融入整體制度設計和具體操作環節,着力打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盲區、斷點,真正把各項工作的重音和目标落在育人效果上,切實做足育人大文章,唱響育人最強音,使教育教學更有溫度、思想引領更有力度、立德樹人更有效度,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适應和滿足學生成長訴求、時代發展要求、社會進步需求,不斷提升工作科學化水平。

三、主要任務

1.強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領導體制“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優先發展的試驗區,旨在加強黨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領導,落實主體責任,建立黨委統一領導、部門分工負責、全員協同參與的責任體系。

省級層面的綜合改革要始終把加強高校各級黨組織的政治建設放在首位,建立健全經常性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指導、調研和檢查工作制度,切實落實《關于堅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學校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的實施意見》,建立健全省委常委分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定期專題研究、定期開展工作督查制度,堅持和完善領導幹部聯系高校開展調研和為師生作形勢政策報告制度。建立省級教育行政部門“三全育人”改革實施目标管理制度,明确組織、人事、高教管理、科研管理、教師管理、學生管理、計劃财務等各部門工作職責,提出将思想政治工作貫穿融入高等教育各項工作的舉措,做到思想政治工作與事業發展同向同行。

高校層面的綜合改革要聚焦于将思想政治工作貫穿、融入、結合到辦學治校、教育教學各個環節,建立規範,落實責任,一體化構建内容完善、标準健全、運行科學、保障有力、成效顯著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形成一體化育人體制機制和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院(系)層面的綜合改革要聚焦科研育人、課程育人,積極探索育人育才和院(系)黨建工作對接融合的有效模式,充分發揮院(系)黨組織的政治保障功能;健全完善院(系)黨政聯席會議制度,充分發揮院(系)黨組織在育人重大事項的政治把關作用;探索黨建帶團建的新機制新模式,積極發揮黨組織、團組織協同育人的組織優勢。

2.完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統籌協調落實機制聚焦重點任務、重點群體、重點領域、重點區域、薄弱環節,強化優勢、補齊短闆,加強分類指導、注重因材施教,着力破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領域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問題。

省級層面的綜合改革要從本省實際出發,把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納入高校巡視整改、“雙一流”建設、教學科研評估範圍,作為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确保黨中央和教育部的各項要求落實到位;建立省(區、市)黨委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統籌協調機制和制度安排,明确省級各部門落實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職責分工和實施要求;統籌育人資源,建立一批中華愛國主義教育、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革命文化教育和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建設一批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志願服務基地和創新創業基地,推進優秀文化和文藝作品進校園;各部門合力營造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良好宣傳輿論氛圍。

高校和院(系)層面的綜合改革要堅持以師生為中心,把握師生思想特點和發展需求,優化内容供給、改進工作方法、創新工作載體,全面統籌辦學治校各領域、教育教學各環節、人才培養各方面的育人資源和育人力量,充分發揮課程、科研、實踐、文化、網絡、心理、管理、服務、資助、組織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構建“三全育人”一體化工作體系。

3.創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實施體系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培養擔當民族複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目标,以建立思想政治工作與教學科研管理服務相結合的實施體系為根本,切實打通“三全育人”的最後一公裡,形成可轉化、可推廣的一體化育人制度和模式。優化頂層設計。制定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施意見和任務分解方案,确定工作任務責任書、實施路線圖和完成時間表。突出改革重點。針對提升工作實效、加強教師思想政治工作、優化校園評價和考核機制導向功能、培育優良校風學風等重點、難點問題,設立重點攻關項目或改革試點,提出在若幹重點領域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的工作目标。創新工作平台。通過構建思想政治理論教育創新平台、“課程思政”改革項目、網絡新媒體育人載體建設、校園文化建設、文明校園建設等工作平台,切實将“十大育人”落實到學校工作的各個環節,落實到每一名教職員工。

4.加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保障力度全面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各項要求,推動中央關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和黨務工作隊伍建設的政策要求和量化指标落地。按照有關文件要求核定落實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黨務工作幹部編制,專業技術職務單列指标、單設标準、單獨評審。按照政策與經費并重的多元化支持原則,從協同育人機制體制改革的實際需求出發,推動立項單位建立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協同育人創新貢獻為導向、激勵與約束并重的工作體系,确保政策保障落實到位。設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專項經費,加大學校各項育人項目的經費投入,确保經費保障落實到位。

5.改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評價管理規範以《實施綱要》所涵蓋的“十大育人”體系為基礎,系統梳理歸納各個群體、各個崗位的育人元素,并作為職責要求和考核内容融入整體制度設計和具體操作環節,推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化,推動全體教職員工把工作的重心和目标落在立德樹人育人實效上。健全評價體系。堅持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結合、工作評價和效果評價相結合,研究制定内容全面、指标合理、方法科學的評價體系,推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化。建立述職評議制度。實行校、院(系)黨組織書記抓思想政治工作和黨的建設述職評議考核制度,考核結果和有關情況作為領導班子、領導幹部目标管理和實績考核的重要内容,納入執行黨紀監督檢查範圍。嚴格落實意識形态責任制。加強校園各類思想文化陣地的規範管理,加強校園網絡安全管理,健全校園重大活動和熱點問題、突發事件的處置和校園輿情引導機制。

四、試點遴選與管理

1. 遴選原則在公平、公正基礎上,考慮區域平衡,統籌考慮東、中、西部區域平衡,同時向部省合建高校傾斜;兼顧高校類型,兼顧部屬高校、地方高校、職業院校;避免重複立項,原則上試點高校與試點院(系)所在高校不得重複,以擴大試點工作覆蓋面。

2. 遴選辦法。專家論證,發揮第三方評價作用,建立專家庫,組織專家進行集中論證,擇優确定委托開展試點工作單位名單。實地考察,組織專家到申請試點單位進行現場考察,并給出專家組意見。

3. 管理評估試點工作周期為兩年,采取目标管理和過程管理相結合的辦法。第一年試點單位應按申請書确定的計劃與目标,提交中期書面進展報告。兩年試點周期結束後,提交試點工作總結報告。總結報告應包括總體情況、重點改革舉措的實施情況(特别是突破重點難點問題的改革成果)、主要經驗、存在問題、進一步深化改革的思考與建議等。試點期間,教育部組織專家組不定期對試點單位進行實地評估督導。

4. 試點工作聯盟成立“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工作聯盟,遴選确定聯盟召集單位,推動試點單位開展經驗交流、互測互評、共建共享,強化研究協同和工作協同,切實發揮示範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

5經費支持教育部将對委托開展試點工作的單位給予一定的工作經費支持。各地各高校結合實際情況,給予配套保障。經費專項專用,不得用于與試點工作無關的開支。


普通高等學校院(系)“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建設标準(試行)


一級指标

二級指标

三級指标

1.組織領導

1.1健全“三全育人”統籌推進常态機制

1.“三全育人”納入學院事業發展規劃和人才培養方案。

2.推進“三全育人”思路明晰、舉措具體、成效明顯。

1.2健全完善黨政聯席會議制度

1.院(系)黨組織會議和黨政聯席會議制度規範,議事決策規則完善。

2.涉及辦學方向、教師隊伍建設、師生員工切身利益等重大事項,由黨組織先研究再提交黨政聯席會議決定。

1.3堅持黨建帶團建

1.黨建帶團建工作模式良好、成效顯著。

2.課程育人

2.1建立教案評價制度

1.及時修訂教案,把課程育人理念貫穿教案修訂全過程。

2.對教師教案嚴格把關,對未包含課程育人内容的“一票否決”。

2.2建立專業教師課程育人主體作用發揮有效機制

1.把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納入課堂教學,作為課堂講授的重要内容。

2.把課程育人作為教學督導和教師績效考核的重要方面。

3.科研育人

3.1建立科研育人導向機制

1.把正确的政治方向、價值取向、學術導向體現到科學研究全過程各環節。

2.建立科教協同育人機制,在培養師生至誠報國的理想追求、敢為人先的科學精神、開拓創新的進取意識和嚴謹求實的科研作風上成效明顯。

3.2健全科研團隊評價制度

1.把思想政治表現作為組建科研團隊的底線要求,把育人成效作為科研團隊表彰的重要參考。

3.3構建學術誠信體系

1.項目負責人或科研團隊負責人注重對師生開展誠信教育。

2.每年至少1次開設學術規範與學術道德專題講座。

4.實踐育人

4.1建立社會實踐長效機制

1.建立相對穩定的實踐育人基地。

2.擁有1-2個社會實踐精品項目。

3.建立大學生志願服務認證和表彰制度。

4.2推進實踐教學改革

1.将實踐育人工作納入學校教學計劃,落實規定的學時學分

4.3推進創新創業教育

1.創新創業教育成效明顯,擁有至少1個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

5.文化育人

5.1建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和革命文化教育長效機制

1.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計劃。

2.結合傳統節慶日、重大事件和開學典禮、畢業典禮等開展主題教育活動

5.2建立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教育長效機制

1.定期開展師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教育活動。

2.擁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典型案例,選樹宣傳一批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先進典型。

5.3建立校園文化育人功能發揮長效機制

1.充分挖掘院(系)和學科專業文化育人要素。

2.院(系)文化建設成效顯著,擁有至少1個校園文化品牌。

6.網絡育人

6.1建立網絡素養教育長效機制

1.引導師生增強網絡安全意識,遵守網絡行為規範。

2.拓展網絡教育平台,結合專業特點開發網絡教育相關軟件。

3.開展網絡文化建設活動。

6.2健全網絡文化成果評價認定制度

1.将優秀網絡文化成果納入院系科研成果統計、列為教師職務職稱評聘條件、作為師生評獎評優依據。

6.3探索網絡育人工作量認定辦法

1.有專人牽頭負責網絡力量培養,把網絡育人工作計入工作量。

7.心理育人

7.1建立心理健康教育長效機制

1.把心理健康教育納入人才培養方案,對不同學科專業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針對性強。

2.定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題活動。

7.2健全預警防控體系

1.建立院系、班級、宿舍“三級”預警防控體系,有心理危機幹預預案。

8.管理育人

8.1明确崗位育人職責

1.有體現育人元素的崗位說明書。

8.2加強教師隊伍管理

1.把思想政治素質考核作為選聘教師的重要依據。

2.對違反師德和學術不端行為嚴格查處。

8.3建立考核評價激勵機制

1.把育人功能發揮納入管理崗位考核評價範圍,作為評獎評優條件。

9.服務育人

9.1建立服務協同機制

1.建立與後勤、圖書、醫療、保衛等多部門聯動機制,配合服務部門落實育人要求。

10.資助育人


10.1構建資助育人長效機制

1.建立物質幫助、道德浸潤、能力拓展、精神激勵有效融合的資助育人長效機制

2.有資助育人優秀案例和先進人物。

10.2資助精準到位

1.資助對象、資助标準、資金分配、資金發放精準到位。

11.組織育人

11.1堅持評議考核制度

1.建立黨支部書記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考核制度,把“三全育人”作為考核内容。

11.2選優配強黨支部書記

1.深入實施教師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培育工程。

11.3形成育人組織合力

2.工會、共青團、學生會等群團組織組織動員、引領教育學生有載體、成效好。

12.條件保障

12.1政策保障到位

1.全面落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明确的政策要求和剛性指标。

12.2人員保障到位

1.輔導員達到師生比1:200要求,至少配備1名專職輔導員,有專職副書記。

12.3 經費保障到位

1.按照師生規模設立黨建與思想政治工作專項經費,納入院系經費預算。






Betvictor中文版|BETVlCTOR伟德官网 版權所有

地址:安徽省宿州市汴河中路49号(西區) 安徽省宿州市教育園區(東區)

郵編:234000   電話:0557-2875719

技術支持:慧全雲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