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三五”時期基本概況
(一)專業基本概況
物流工程本科專業于2019年開始招生,是在物流管理專業辦學十年的基礎上發展而來。本專業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培養管理學科和工學學科交叉,理論教學、實驗實訓、技能競賽、企業實習相結合,重在培養學生解決物流領域相關問題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設計、決策思維,适應社會需求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應用型複合高素質人才。本專業采取3.25+0.75的培養模式,即3.25年校内培養+0.75年的校内外實習實訓相結合,對滿足培養要求的學生頒發本科畢業證書和學士學位證書。
本專業現有教師13人,其中博士3人,碩士9人。副高及以上職稱5人,中級職稱5人,初級職稱3人,校級優秀學術技術骨幹2人。近年來,教師主持省級質量工程項目7項,獲省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2項,發表教學研究論文20餘篇,教師研究方向主要為農産品物流、冷鍊物流、皖北地區物流等,以應用研究為主,區域特色明顯。
(二)省内專業對比分析
物流工程本科專業辦學時間相對較短,但物流管理專科辦學自2007年已經開始,已有十多年的辦學曆史。省内其他應用型本科高校物流工程專業,基本上是結合各自的區位特點展開的相關研究,研究的一些關鍵詞如皖南、長三角、合蕪蚌等,其研究的區域範圍更廣,理論研究也更多。師資上,物流工程專業從博士學位教師、高級職稱教師比例和數量上,與省内專業相比都有很大的差距。教學上,教師教學任務較重,承擔課程門數較多,科研上的時間相對較少,導緻教師科研成果相對偏少。
(三)“十三五”時期的不足
目前,專業建設存在的不足主要體現以下方面:第一,學科專業起步較晚,專業綜合實力有待進一步提升。物流工程專業因其學科特殊性,省内開設該專業的高校數量較少,學科總體實力較弱,教師服務地方物流行業發展的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第二,師資力量提升空間較大。因物流工程專業的就業緊俏性和高層次人才培養的高難度,導緻專業師資力量不足,高層次和高職稱的師資力量較為缺乏;第三,專業建設的教學條件保障條件需提升。物流工程專業因其學科特殊性,實踐教學占比較高,雖然當前實踐條件已有很大提高,但随着物流行業的快速發展,亟需與行業發展匹配的實踐條件的提升;第四,專業科研團隊的打造與優化需進一步增強。當前科研團隊的學術帶頭人和技術骨幹仍不足,團隊的研究方向和能力需要繼續整合和提升。
二、“十四五”發展的指導思想與原則
“十四五”期間,物流工程專業繼續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遵循學校“地方性、應用型”本科辦學目标,以地方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需求為導向,貫徹落實教育部深入實施一流本科專業建設,做強一流本科、建設一流專業、培養一流人才的建設規劃,不斷提高學科專業建設整體水平,提升人才培養能力,實現高等教育内涵式發展。
三、“十四五”專業發展規劃
(一)發展機遇
首先,物流行業的快速發展。物流業是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先導性産業,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全社會物流總需求的主要來源。為進一步深入推動物流業和制造業的深度融合、創新發展,保持産業鍊與供應鍊的穩定,國家從政策層面不斷推出指導發展的意見措施,伴随着未來技術和運營模式的創新将帶動行業朝向智慧化、平台化、差異化和供應鍊一體化方向發展,從而為物流工程專業發展提供了行業需求;其次,國家高度重視應用型人才培養,先後出台《教育部關于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的意見》、“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關于實施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雙萬計劃”的通知等系列文件,均為學科專業建設提供了政策支持,指明了發展方向;最後,地方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對應用型高水平人才的需求,為物流工程專業建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
(二)總體目标
物流工程專業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因此,本專業以培養應用型物流工程人才為目标,圍繞“夯實學生專業知識,提升應用能力,培養綜合素質”這條主線,強化專業實踐教學,穩定專業規模,完善課程體系,優化課程結構,改革教學方法,着力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把物流工程專業建設成人才培養模式有效、師資隊伍優良、教學管理規範、校企合作深化、教學質量明顯較高,能密切服務地方的特色鮮明的應用型專業。
(三)專項建設規劃
1.學科專業
五年内,物流工程專業通過跨學科聯合、優勢與特色相支撐,形成自己的品牌,最終實現專業的質量—規模—内涵—品牌的發展之路,準備物流工程本科專業評估,争取達到B+等次,争取建設成為校級特色專業,并沖擊省級一流專業建設。
2.師資隊伍
五年内,采用常規引進和柔性引進相結合的方法,吸引外部人才的加入,注重形成合理的梯隊結構,增強專業師資力量,新進專任教師不少于2名,對專業現有人員進行專業技能和學曆水平提升,不少于2位教師攻讀博士學位,80%以上教師具備雙能素質資格。
3.科學研究
五年内,加強專業的科研團隊建設,發揮高職稱高學曆教師的引領作用,積極支持和鼓勵教師走出去,同時引進高水平專家學者進行科研指導,内外結合促進教師科研能力提升。争取獲批省級科研立項不少于2項,校級科研課題不少于3項。發表三類以上論文不少于40篇,其中二類論文不少于2篇。組建研究方向明确、服務地方政府和企事業單位的科研團隊1支。
4.實習實訓
五年内,更新建設現代物流與供應鍊實訓室,争取新建一個科研型實驗室。新建不少于3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能夠實現專業畢業生100%進入企業進行集中畢業實習。